彼拉提斯源起
彼拉提斯(Pilates)是以德國醫護運動學家Joseph Hubertus Pilates為名的健身運動。當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,他奉命支援照顧行動不便的傷患,更感受到體能訓練的重要,不久便提出控制學(Contrology)理論,教導人們如何透過意志力控制身體,訓練核心肌群的穩定,透過醫療復健的技巧動作提升體適能。1926年,Joseph Hubertus Pilates這位久病成良醫的學者,融合西方運動醫學、東方瑜珈概念,在紐約開了第一家訓練教室,吸引鄰近的紐約芭蕾教室舞者慕名前來學習,果然驗證了他的控制學理論:因為練習彼拉提斯,舞者體適能大幅增進,舞蹈動作的控制及表現變得更精確,受傷減少了,傷後的復健也更迅速。這項運動後來便以他的姓氏為名,風靡全美。
彼拉提斯簡介 彼拉提斯是以非固定性的連續動作為主,結合了東方的瑜珈、太極,以及西方的舞蹈、拳擊動作,要求的不是「姿勢」,而是透過「正確的控制肢體」,鍛鍊想要的部位。運動時「鼻吸嘴吐」,運用專注力及控制力鍛鍊「核心肌群」― 即泛指肋骨以下、骨盆以上這個區域的所有肌肉,身體前方有腹直肌、腹內外斜肌以及腹橫肌,側後方則有腰方肌、豎脊肌以及多裂肌等支撐人體直立肌群,還有骨盆底肌肉、髖關節肌肉以及臀部肌肉,也是彼拉提斯的能量區。強化核心肌群,腰部和腹部的負擔自然減輕,進而達到調整姿勢,雕塑勻稱體型功效,讓你站得更直、更挺拔。
學習彼拉提斯須注意呼吸、核心、控制、專注、流暢、精確六大原則,彼此息息相關,在運動當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。正確的呼吸可以幫助集中精神、專注在動作細節上並放鬆肌肉,釋放體內沈積的壓力。每一套彼拉提斯運動都有特定的呼吸節奏,例如伸展脊椎動作通常搭配吸氣進行,而脊椎彎曲通常搭配吐氣進行,如此可有效收縮腹部肌群,完成正確且有效的動作。再者是注重核心部位。核心肌群強化可以穩定骨盆,骨盆平整才能支撐脊椎,讓身體維持在中心線,核心肌群的強化,是控制動作正確及穩定性的基本來源。所有的動作都不必做得很大、很強,但是都必須在控制、專注、流暢、精確的原則下完成。運動時若是無意識的動作,容易造成運動傷害,因此必須運用控制力、確保動作的正確性,並在轉換間保持節奏流暢,如此不僅能減低運動傷害機率,也能提升運動效能。
運動基本對人體的骨骼肌肉系統或是心肺功能都有相當程度的助益。錯誤的運動方式或使用不正確的肌肉,不僅會造成運動傷害,如原本已有痠痛或骨肌狀況也有可能加重傷害。選擇正確的運動指導是非常重要的!